科学也需要一种信仰

作者:林清 来源:湛露网

我在科普实践中喜欢说科学也需要一种信仰,很多搞科普的朋友都表示反对,在他们看来,信仰就是宗教,或者是对某个主义的执着,你做科学的怎么可以用信仰这个提法?然而我使用的信仰这个词的本来意义,也就是坚定地相信一些想法或思维模式。为什么我会坚持使用这样一种提法呢?


一、从朱清时演讲事件说起

不久前,网络上沸沸扬扬地出现了对朱清时院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做名为“用身体观察真气”之演讲的批判热潮。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对该院士不负责任的报告给予了谴责,理由之一是他作为一位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又带有中科院院士的头衔,却在公众场合宣讲完全背离主流科学的观点,极易误导缺乏科学训练的普通公众。理由之二则是他用以论证其诸如“人体真气”、“量子佛学”之类非主流观点的方法根本就不是科学方法,我直接斥其为伪科学。

很多朋友提醒我,他可是中科院院士啊,难道院士不懂科学?的确,面对这样一个做过中科大和南科大校长的知名大院士,我们这样的普通科普人有何说话的资格?然而,我的确看到许多小人物向着这个大人物“开火”了。这种勇气来自何方?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如果不是因为一种强烈的维护科学声誉的责任感,我们又何必多事地去“挑战”这样的大人物?

院士的头衔很容易使得相当多的公众误以为他说的一定就是科学,所以这个危害甚大。诚然,我们可以相信朱院士能够评上院士并非浪得虚名,在其专业领域(激光物理和化学)应该是取得过科学成就的,但是近期他的这些奇谈怪论则与其专业毫无关系,他跨界跑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领域,甚至与宗教打成了一片。我有足够的自信,相信绝大多数的科学家都不会同意他的观点和行为方式,网络上众多科学家和科普人的声讨文章就是明证。

那么,很多人接着就会问,你说他不是科学,你又有什么理由呢?此文即尝试探讨一下我心目中的科学究竟是什么,以及科学究竟存在哪些特点。


二、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科学本身不等于真理。科学是一种思维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套知识体系,但其根本却并非这个知识体系本身。很多朋友喜欢说:你们也不要迷信科学。这种说法其实是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混为一谈了。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发展的,科学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这也正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特质。我们的确不能迷信科学知识,但是某个具体科学知识的错误绝不等于科学的错误,科学的思维方法当然也不是唯一的思维方法,比如画家有画家的思维方法,宗教人士有宗教思维的方法,等等。我们作为科学工作者,则是坚定地认为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探索真理的最佳方法,这就是一种信念。

科学的本质什么?我认为科学的重要本性就是刨根问底的质疑精神。追寻事物的本源是众多文化和思想都追求的目标,但是很少有哪个思想体系会像科学这么执着于不断的追问。比如宗教,一般的问题追寻到上帝即可满足了,没有哪个教徒敢于追问上帝是哪里来的,上帝又为何会具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又比如中国的文化传统都非常热衷于使用“气”的概念,但是中国人却从来都只满足于用“气”和“阴阳”来解释万物,至于气到底是什么?怎样把它定量化?却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以至于这套理论两千年来都原地踏步毫无发展。其实西方过去也有类似的概念叫做“以太”,早已被科学的发展所抛弃。现代天文学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情况,叫做“暗物质”和“暗能量”,就是为了解释星系动力学和宇宙膨胀中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引入这一概念后,整个理论其实已经自圆其说了,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到此也就满足了。可是科学对此说不,科学家一定要穷尽其思维去追问“暗物质”和“暗能量”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质疑精神是每一个科学家所共有的特质,无论是哪个权威,无论是多么成熟的理论,你都可以质疑。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就太容易满足,更不敢对权威和祖宗有任何的质疑。中科院高能所的张双南教授曾经举了两个很好的例子,著名的“杞人忧天”和“两小儿辩日”,天真的会塌下来吗?中午的太阳和初升的太阳到底是不是一样大?这本来都是值得深究的课题,可是在这两个寓言里,这样的课题却都只是被讥笑嘲讽的对象,历千年而不变,有几个人去想过这些问题其实是可以深究的?与之相反,这一类问题恰恰就是古希腊的学者们特别喜爱追问的问题,正是这种探究精神才带来了科学的发展。


三、科学思维的特点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科学思维有一些鲜明的特点。首先是理性思维和定量研究的特点。科学特别强调整个论证体系严密的数理逻辑性,同时也特别强调清晰准确的定义和定量描述。一个问题要能真正做到刨根问底,定量化的清晰描述是必要的前提,只有这样才可能把各种细节问题暴露出来,接受各种检验,并在检验中发现更多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与之相反,喜欢模糊的表述,玄之又玄,听起来好像这样也对,那样也对。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也许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探究事物的本源则是一种阻碍的力量。正是这种文化传统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实证性。科学讲究以事实为依据,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必须接受实证检验,而且必须是客观的可重复实施的检验。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可重复性,只有一个人声称实现了或观测到了,其他人却都无法再现的结果是不能被接受的。另一个要点就是客观性,也就是这个检验一定要设法排除掌控实验的实验师本人主观感受的影响,比如现代医学的双盲检验法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前述朱院士的工作就是违背了这一条,他试图用他的主观感受来证明他的观点,这就不是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要具有可证伪性。因为实证难以穷尽一切,你作再多的实验也无法穷尽所有的情况。科学因此而反其道提出了一种检验法则,就是任何科学理论都应该包含一些可资检验的预言性表述,在检验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检验与你的预言相违背,这个理论就是不完备的,或是被推翻,或是需要进一步发展。而那些经过了检验的理论,也没有一个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了,它们仍然需要等待更多的检验。一个理论能够通过的检验越多,他的可信度就越高。不能提出可检验之预言的“理论”就不能称之为科学理论。宗教就是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上帝的存在是绝对的,无论你对教义中出现的各种逻辑不通怎样表示怀疑,你都不可以怀疑上帝的存在和他所具有的力量,否则你就是异教徒。

由以上几个特点还可以延伸出科学的第四个特点,那就是无国界性。显然前述这些特点没有一个是和具体的国家、民族或文化有关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独立于现代科学之外的中国物理,中国天文,或是中国化学,那么为何会有中医这一说法?实际上,所谓中医只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与其相对应的所谓西医就是西方传统医学(事实上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优秀的医学体系,例如巴比伦医学、印度医学、波斯医学、希腊医学等),但是它们都已完成了历史的演变,融入到了现代医学之中,其自身则已不存在了。现代医学是没有国界的,任何国家的人都可以对这个体系有所贡献,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合理成分也应该融入到现代医学中去,所谓中医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的说法是荒谬的。将没有国界的现代医学硬打上西医的标签,再将其与作为传统医学之简称的中医来做比较,显然也是不合理的。我个人相信中医理论中还是存在有合理的要素,但是它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检验,并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不能通过科学检验的理论就不能被称为科学理论,不能因为强调民族性就降低检验的要求。文化可以宽容,科学则不可以。


四、科学也是一种信仰

回到开篇提出的信仰科学。很多科普人士习惯于先验地认为科学的特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实际上这种思维方法却并非天然就是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守则,比如很多现代艺术就未必需要遵守逻辑常识,禅宗“顿悟”也经常与理性没有关系,更常见的则是“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就以为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这样的简单逻辑,虽然大家在总体上都会同意我们要讲逻辑,也都同意实证的东西更可信,但是在出现与其他需要相矛盾的情况下,比如宗教、传统、甚至狭隘的爱国情绪,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这些准则。

然而,上述这些特点却是科学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所谓科学素养,并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你是否知晓和坚信这样一些科学的基本要素。我所谓的信仰科学,不是说去信仰哪些具体的科学知识,而是坚定地相信这些科学的要素,比如质疑的精神、数理逻辑的方法、实证性及可证伪性等,它们都是科学所必备的,违背了这些要素,它就不是科学。我信仰这些要素,就像教徒们信仰他们的上帝一样。

在我自己二十多年的科普生涯里,我觉得传播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其艰苦性并不亚于传教。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谁都不会与科学为敌的社会里,但是真正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即使在大城市里的百分比可能也只有个位数。我们在做科普的时候,经常会遭遇各种的不解和围攻,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如果你去做民意调查,科普的一方很可能会遭遇完败。回到那个朱院士演讲的事件,虽然科学界几乎是一口同声地给予谴责,但在大众心目中却并非如此,相当多的人会认为科学太霸道了,为什么不能容忍不同的观点呢?可是朋友们,哪天如果我也成名了,然后到处去做演讲宣传这个世界是有鬼神的,巫术是可以治病的,你能接受吗?

科学传播,任重而道远,只有信仰科学,才能勇敢地与伪科学、反科学,乃至邪教做坚决的斗争,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动力和勇气。愿更多的人来信仰科学。